大明皇朝昭帝年间,朝廷对外巩固北方城防,安抚西方外族;对内澄清吏治,修筑水陆栈道,威及四海,後世敬称其为武帝。
昭武二十八年秋,昭帝崩,享年五十有九;遗诏帝位交予次子,年二十一登位为旭帝,人称「凤帝」。
昭帝崩後,馀下九子四女。四女中三人赐婚予文武功臣,唯四公主尚未及笄,待字闺中;九子中行四、行六留京辅政,长子封南郡,三子、五子掌西北防,馀者尚未成年,不发给职。
凤帝继,改前政之严谨为怀柔,开放外族及民间之水陆通运;在各地皇子的整顿配合下,仅数年,民间由前朝打下的基础逐渐繁荣发展,亦出现各色帮派商会。
而江湖上广为人知的,除了数百年名门的五岳各派外,便以寰宇宫、乌犀帮为先;两者各占云南之地,藉各运河水路之便利而发展成帮派。
非正规帮会组织,则以含笑堂、天星堂居首。两者明暗相对,而数年前天星堂覆灭,便以含笑堂居大。
至於商会,则首推「北五行,南三织」。
「五行」位於太原,名为五行商行。不同于太原的「薛家庄」以官马御茶为主营生,而是以经营民间银号、草药、茶叶、矿盐、商驿为主,以五人为首,称五行。
「三织」位於苏州,由严、张、柳姓三家织布行号共称主事。纺、织、染、绣,独占鳌头;南方百姓称三织为「土皇帝」,意即此三家权势足以与朝廷抗衡。
官、帮、商、民,层层连结,推动皇朝繁荣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