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啊!”瑶光闻言,开心地一跃而起,牵握他大手。“走吧走吧,大叔快跟我回家帮我娘看病!”
“别急,孩子,大叔还没会帐呢。”
“快点快点……”
◎◎◎
瑶光这孩子,上哪儿去了?
城西角落,有问老旧的茅舍,外表虽是残破,却打理得很干净,院子前开辟了一方菜圃,蔬菜长得挺好。
将近日落时分,女子在厨房里忙了一下午,回过神来,里里外外却寻不着孩子的踪影,一时心慌意乱。
“瑶光、瑶光!”她焦灼地喊,一面咳了几声,不知所措之时,门外传来一道幼嫩的童嗓。
“娘、娘!我带大夫来看您了!”
大夫?
她一惊,连忙取出绛蓝色面纱戴上,掩住脸上烧伤的疤。
这伤疤,初次见到的人总是惊讶不已,为避免旁人或怜悯或轻蔑的目光,她已习惯凡出门必定戴上头纱。
听说儿子带了个大夫回来,她有些惊奇,亦不免懊恼,这屋子几乎不让外人进来的,何况是个陌生人?
“娘、娘,您快出来啊!”瑶光喊。
她叹息,只得走出门口,院落里,站着一个玉立身长的男子,负手背对着她,正好奇地端详周遭的环境。
这便是瑶光带来的大夫吗?这孩子!家里哪里有钱请什么大夫啊?
瑶光见到她,蹦蹦跳跳地过来。“娘,我给您带大夫来了。”
她望向孩子,惊见他鼻青脸肿,脸上好几道伤,连忙蹲下,担忧地审视。“怎么了?怎么伤成这样?你跌倒了?还是跟别家孩子打架了?”
“我没事,娘,是有个坏人大叔抢我钱袋,我才跟他打了一顿,是这位好人大叔救了我的。”
什么坏人好人的?她蹙眉,轻轻打孩子一下,算是薄惩。”你干么带着钱出门呢?怎不乖乖待在家里?”
“因为……”瑶光吐吐舌头,知道自己不听话,为免挨骂,急忙转开话题。“娘,这位好人大叔说他也懂得医术,所以我请他来瞧瞧您。”
她一怔,这才不情愿地起身,盈盈走向陌生男子,朝他福了福身。“大夫,有劳您亲自前来,不过──”
话语未落,男子潇洒地转过身来,与她相对。
她顿时震慑,明眸圆睁,干涩地瞪着眼前这张清臞俊秀的男性脸孔。
怎么……会是他?!
她心韵狂乱,蓦地感觉头晕脑胀,身子一晃,向前倒落──
第11章
“姑娘──不对,这位夫人,你还好吧?”
怎么会是他?怎么可能是他?
“瑶光,你娘身子不舒服,我扶她进屋,你去端杯水来给她喝。”
他不是死了吗?她以为他死了,一直以为他早就不存在于这世上……
“夫人,你能走吗?我扶你进去……”
“不用。”她闭眸,深深呼吸,努力排开脑袋的晕眩。
她必须自己站起来,自己行走,这些年来,她一直是这么活着的。
“请你放开我。”她推开搀扶着自己的男人,凝定摇摇晃晃的身子,确定脸上的面纱仍牢牢地戴着,才迈开步履。
每一步,都是艰辛,每一步,都走得痛楚,泪水不知何时已占据了眼眸,前方的视线朦胧。
这男人,果真是她认识的那个人吗?或许是错觉,或许是她在作梦,因为太思念了,太难以忘怀,所以认错了人。
一念及此,她身子又一晃,跟随在身后的男人伸出双手,她却没理会,撑着门板,细细地喘息,喉咙一痒,咳了几声。
“娘,您还好吧?没事吧?”瑶光捧着一杯水过来。
她摇摇头,挣扎着在炕上坐下,接过茶杯,喝了一口,泪珠自眼睫碎落,悄悄地流过颊畔。
幸而她侧身背对着那人,又挂着面纱,那人瞧不见她的泪,也瞧不见她脸上的伤疤。
不能让他看见。
如果真是她朝思暮想的那个男人,绝对不能让他看见……
“夫人。”他的嗓音深沉,微蕴一丝哑。”瞧你身子不适,还是躺着休息吧!且让在下为你诊脉。”
“我没什么,只是感染了风寒。”她沙哑地应道。“今日已经好多了。”
那男人似乎正看着她,目光灼灼,她不觉低眸,怯于迎视他的眼神,好半晌,方鼓起勇气开口。
“请问这位爷,贵姓大名?”那人没立刻回答,不知犹豫些什么,还是瑶光在一旁热心地代答。
“娘,这位大叔跟我一样都是北斗七星喔!他叫开阳。”
开阳!
素手一颤,茶杯跌落,在地上摔碎成两片。
瑶光吓一跳。“娘,您怎么了?”
“没……什么,娘只是……手滑了。”她虚弱地自唇间挤出声音,双手颤栗得厉害,怎么都止不住,只能藏进宽大的衣袖里。
是开阳,他是开阳!
怎么可能……是他?
她用力咬牙,心海汹涌呼啸,卷起千堆雪,情绪沸腾到极点,表面却深藏着不敢露出一丝端倪。
不能让他看破,不可以……
“瑶光,你娘大概是吓到了。”正当她六神无主时,只听他喑哑地开口。“因为我的名字,跟这个国家七年前死去的太子一样。”
“太子,那是谁啊?”瑶光天真地问。
“就是以后会当上这个国家的王的人。”他解释。
“王又是什么?”
“你不知道?”
“嗯,我娘从没跟我说过这些。”
“你娘……没教你读书识字吗?”
“有啊!我会写字,也会读书喔──”瑶光孩子气地强调。“北斗七星每个名字我都写得出来,我还会数数喔,我数给大叔听,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”
孩子口齿清晰地数着数,而母亲,心乱如麻地听着,单调的声调,犹如记忆的回音,于她脑海悠悠回荡──
◎◎◎
往事不堪回首。
那年,她身陷火场,仓皇失措。
说好了只是安排她假死,会有人带她逃出宫外,但她在膳房里苦等,却等来一场滔天大火。
她傻傻地呆了好片刻,总算恍然大悟,原来他们真的要她死。
赫密、月缇并非真心想领她出宫安顿,他们只想她惨遭火噬,一了百了。
原来他身边的人,如此憎厌她。
她懂了,在火场里痛彻心腑地领悟,她的存在,对他、对跟随他的人,都是不祥且多余。
她是他的累赘,是他成王之路最大的绊脚石,她该死去,清清静静地消失于这世间。
不错,她该死。
她不想逃了,也不奢望任何人会关心自己,只是那么认命地蜷缩在膳房角落,盯着墙面,想起她与他初见面,也是在王宫御膳房。
那时,她请他吃自己亲手做的点心,而他由于思念王兄,在她面前嗄咽落泪。
他一面吃,一面哭,哭到心酸处,整个噎住了,呛咳不止,而她怔怔地看着,初次领略为一个人心疼的滋味。
开阳,开阳……
她唤着他的名,在团团浓烟里,也阵阵呛咳着。
她不后悔,即便爱上他的结果,只能这般孤寂地死于烈火焚身之苦,但她不后悔,只愿他过得好,愿他得到他衷心想要的。
愿他有一日,能成为这个国家的王,她知道他会做得很好的,他一定会。
然后,她在九泉之下会默默祝福着他,祝他寻到另一个知心人,伴他走过漫漫孤独的岁月。
愿他幸福。
她在火焰中祝祷,神智逐渐昏茫,终于,她晕去了,以为自己就此走上了黄泉路,醒来时,却发现自己穿着宫女服饰躺在东宫花园角落。
大伙儿忙着救火,没人注意到她,她拾起身边不知谁替她收拾好的包袱,悄悄地潜离宫外。
后来,她才慢慢想清楚,救她的人不是赫密或月缇,而是玲珑。
玲珑牺牲自己,与她交换了衣着,顶替她死于那场精心安排的大火。
想明白前因后果的那夜,她痛哭失声,悔恨不迭,顿时兴起自尽的念头,后来听说开阳于政变中壮志未酬身先死,她死意更坚决。
若不是发现自己肚里怀了孩子,若不是因为舍不下他留给自己的孩子,她肯定殉情赴死。
因为瑶光,她才活下来,为了扶养这孩子长大成人,她不惜磕磕绊绊,即便由于寡妇之身与这张烧伤的脸,受尽欺凌与冷落,也要坚强地活着。
只是她没想到,活下来还能与他再相逢,没想到他也好端端地活着……
“夫人,在下该如何称呼你?”他礼貌地问。
我是采荷!你认不出来吗?我是采荷……
她掩落羽睫,费尽全力咽回喉问酸楚昀哽咽,冷淡地、不带任何感情地回应。“宛娘,大家都这么叫我,宛娘。”
◎◎◎
宛娘,她是宛娘。
不是采荷。
开阳惘然寻思,坐在月色之下,一管横笛就于唇畔,悠悠吹奏着。
笛音时高时低,旋律曲折多变,不变的是那哀婉的音调,以及吹笛之人忧郁的神情。
为什么,她不愿与他坦然相对?
今日在这院落乍听她的嗓音,见到她的那一瞬间,他的心激烈震动,虽然她用面纱蒙着脸,穿戴的又是与以往不同的荆钗布裙,但那双清澈忧伤的眼眸,透露了太多秘密,而她的反应,更证实他的疑虑。
她便是采荷,是他寻了七年、盼了七年的采荷,他顿时失神,彷惶无措,想认她,却又不敢。
因为很明显地,她惧于与他相认,而他也怕自己承受不了再度失去她的打击。
万一她真的不是采荷呢?
万一她只是个神似采荷的女子,那他要如何是好?
他胆怯着、迟疑着,不敢认她,也怕惊扰了她,她会趁他不注意时逃得更远,而他再也找不到她。
所以他假装认不出她,假装两人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,素昧平生。
他告诉她,自己原本在城里某个富贵人家担任教书先生,日前被解雇了,正愁无处可去,请求她暂时收留。
他看得出,她想拒绝的,于是又说自己最近犯了头疼的老毛病,加上感染风寒未愈,实在不方便行走,又与瑶光一见如故,很想有机会与这孩子多相处几日。
提起瑶光,她似乎心软了,瑶光也在一旁敲边鼓,大力鼓吹母亲留他作客,她终于勉强点头应允。
他就这么厚脸皮地赖在这儿了。
“大叔,你吹得好好听喔!”瑶光在屋内听见他吹笛,好奇地跑来院落,在他身边聆听。”这笛子怎么吹啊?你可以教我吗?”
开阳放下横笛,定了定神,伸手抚摸孩子的头。“你想学吗?”
“嗯,我想学。”墨瞳闪耀如星。
开阳微微一笑。”好啊,我教你。”
瑶光大喜,也不待他说话。接过翠玉笛便对口大力吹气,吹出一串乱七八糟的笛音。
“不是这样吹的,你得先学会呼吸。”
他谆谆教导,瑶光很快便掌握到诀窍,再度就口时,已能吹出有模有样的笛音。
他欣喜地揉揉孩子的头。“看来你挺有天分的嘛。”
“因为我聪明啊!”瑶光笑嘻嘻地自夸。
确实聪明。
开阳笑望他。这孩子才六岁,却生得聪颖伶俐,会读书写字又知礼懂事,他娘确是用心教导他,只是偏偏不教他任何关于宫廷之事。
会不会是因为她想忘了那段过往?
思及此,开阳蓦地敛去笑意,瞳神又黯淡。
她恨他吧!
肯定怨恨着他的,是他逼得她出宫,过这漂泊无依的日子,这些年来,也不知她吃了多少苦头,经历多少风波?
他对不起她,即便穷尽后半生,怕也弥补不了她心中的痛,该如何是好?
第12章
想来,开阳惆怅万分,翘首凝望天边清冷新月,没注意到身后,一道纤瘦的倩影于门边若隐若现,默默睇着他──
他瘦了好多。
面颊瘦削了,身形亦清减不少,眉宇之间隐隐刻蕴着风霜。
莫非这些年来,他都没吃好睡好吗?
自从他近乎耍赖地留下后,每回见到他,她总会不由自主地心疼,想他从前玉树临风,神采奕奕,如今气色却是掩不住憔悴。
她有股冲动,很想很想喂饱他,却苦于家里没多余的闲钱买菜,幸而他说自己借住于此,不好意思,便买了许多鸡鸭鱼肉回来,她没拒绝他的好意,三餐精心烹调好菜,努力填饱他的肚子。
当他吃得尽兴的时候,便是她最喜悦的时候。
而他亦有所回报,替她诊脉过后,为她买来补身益气的药材,说是要助她调理身子,日日亲自为她熬汤药。
“你没什么大病,不过是偶然感染风寒,气虚体弱,只要经常喝些调理的补药,多休息,身子自然就会好了。”
得知这一碗碗汤药都是他亲自看着火熬炖的,她怔住。“你也会做这种事?”
“怎么不会?”他不解她为何讶异。
当然讶异,他可是个王子!自小养尊处优地生长于宫中,出入都有人服侍,别说看火炉熬汤药了,他连喝杯茶都有人恭恭敬敬地端来,何须亲自动手?
这七年来,他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?政变失败后,他是如何逃出宫中的?为何真雅会昭告天下太子已死?
她有满腔疑问,千言万语却无法言说,只能默默关切他,照料他,也受他照料。
她的身子一日日恢复健康,而他也逐渐气色红润,脸上长出了肉。
日子便这般平淡地流逝,不知不觉,他已在她家住了半个月。
这半个月来,他除了为她调养身子,也教瑶光吹笛。许是父子天性,两人相处融洽,瑶光很黏着他,整天跟前跟后。
他也格外看重这孩子,这日,还亲自动手做木雕玩偶,虽然有些笨手笨脚的,出了不少错,但总算做成一个不甚好看的玩偶,瑶光接过时,也笑得十分灿烂。
看着他们两父子相视而笑,采荷也忍不住笑了,他似乎察觉了,视线朝她投来,她连忙别过头,脸颊微微发烧。
他并未咄咄逼人,看了她一会儿便收回目光,继续与瑶光玩耍。
她这才松口气,可芳心仍怦怦跳着,不受控制。
因为她发现,他经常看着自己,不论她有无留意,当她回首时,他炙热的眼神,总会在某处守着她。
为何要那样看她呢?那样紧紧追随着她的一举一动,教她心惊。
就好似,好似怕她如一阵捉不住的轻风,忽然消失……
怎么会呢?她究竟在想什么?
他又不知道她就是采荷,怎会怕她消失呢?
他只以为,她是宛娘……
是宛娘。
思及此,采荷顿时黯然。
“对,我是宛娘,不是采荷,可别忘了,千万别在他面前露出马脚。”她喃喃告诫自己。
她走进灶房,揉面团、做点心,预备明日拿去市场上卖。忙了将近两个多时辰,再出来时,屋内一片静寂,毫无动静,她前去院落张望,开阳与瑶光都不在。
奇怪?两父子去哪儿了呢?
她正疑惑,忽地,一道爽朗的声嗓在她身后响起。“在找什么呢?宛娘。”
她回眸,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,又惊又喜。“是你!你回来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