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为什么要这样做?”她问他。
“做什么?送两个暗卫到你身边?”
她点头。
“你是我的心上人,也是要陪我一生一世,与我白头偕老的人,我怎能不将你保护好?”他说,简单直白却情深意重。
秦罗敷感动不已,忍不住主动对他投怀送抱,伸手紧紧地抱住他,紧紧地依偎在他怀里。
穿越在这种封建社会,秦罗敷一直很庆幸自己生为平民百姓,还有一对疼爱又纵容她的父母,让她可以生活得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。
一直以来她都以为她这辈子会在简州康县过一生,不会嫁得太远,会嫁个跟父母一样疼爱又纵容她的平凡男人,为他生两三个孩子,一家人忙碌却快乐的过完这一生。这一直都是她对未来的想象与期许,从没想过自己会嫁进权贵之家。
封承启的出现是个意外,她没想到自己会心动,更没想到他真能排除万难,说服他尊贵的父母点头同意他名媒正娶她这个小农女为妻。
为此,即便她对嫁进权贵之家仍充满了不确定与不安感,她亦不许自己胆怯,他一个人为他们俩的未来努力至此,她如何畏缩的不敢为他勇敢:些。
于是,她勇敢的跨出了那一步,勇敢的点头嫁了,只是这份勇敢却无法抚平她内心里的不安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,直到此时此刻为止。
“封承启,我爱你。”她对他说,一样简单直白,也一样情深意重。但是他不会知道这句话对习惯自由平等、习惯一夫一妻制度的魂穿者而言是投降,是全心全意的认输,输给了爱,也输给了他——把自己完全输给了他。
不管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会有多少荆棘挡在她前方,只要身边有他的陪伴与守护,她都会陪他披荆斩棘的一步步往前走,即便走得浑身疲惫,走得浑身伤痕累累,只要有他心疼,她便不会后悔。
封承启握起她的手,深深地凝望着她说: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
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她微笑,眼眶泛泪的点头,重复他的话。
“一生。”他说。
“一世。”她说。
“一双人。”两人异口同声,而后深情对望,深情相吻。
侯门一入深似海?
其实也是有例外的,至少秦罗敷就觉得自己是个例外。
当年她带着忐忑不安的心嫁到京城,嫁进尊贵的诚王府,以一介平民农女的身分成了诚王府里的二奶奶,不说别人是怎么想的,就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不配。所以王府中肯定会有一堆人轻视她、瞧不起她,即便表面再恭敬,内心肯定也是对她充满不屑。也因此她早就做足了要披荆斩棘、浴血沙场的心理准备。
结果其实也和她想象的差不多。
整个王府真心接受她的人除了她夫君封承启之外,就只有她的公公诚王爷一个人,其它人对她的态度大多是客套与虚应,能不与她同处一室就尽量离得她远远的,好像她身上有什么传染病,又好像与她在一起会降低他们的格调似的。
关于这一点,其实她还挺乐意接受的,因为她也很不耐烦与那些人虚与委蛇,那实在是一件太累人又太累心的事。
至于她的王妃婆婆嘛,自古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个难题,所以婆婆对她冷淡、不待见她,她都能理解也能接受,毕竟她抢了她最优秀的儿子,她会被婆婆敌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,只要婆婆别无中生有,想尽办法要破坏他们夫妻俩的关系就行了。
这一点她的婆婆做的还算不错,至少在她怀孕之前都不错,但在她怀孕之后就很错了。
首先,擅自替她夫君安排通房丫头,连问都没问她一声,这点让她气到动了胎气,也把封承启给吓了一跳。为此他还与王妃吵了一架,只因为呆傻的他竟为杜绝王妃再往他们房里塞不相干的女人,把答应要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给说了。
于是就像引爆深藏地底的炸弹般的,砰!从此她这个媳妇就成了王妃婆婆的眼中钉肉中刺,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了。
因为儿子说不能塞不相干的女人给他,自作聪明的王妃婆婆于是改塞相关的女人,例如婉君表妹之类的到她身边,理由也用得很贴心,不是与她作伴就是帮忙照顾怀孕的她之类的。这便是第二错,因为有个愚蠢的表妹不喜她、妒嫉她又觊觎她的男人,竟动手将她从凉亭的阶梯上推了下来,害她差点流产。
为此没保护好她的若梅还受了罚,让她觉得很抱歉,因为错的根本不是若梅,而是那个愚蠢的表妹,以及硬将那表妹派到她身边为她添堵的王妃。
这回的事彻底把封承启给激怒了,不仅与王妃大吵一架,也和王爷吵了一架,因为他决定要带她搬出王府到外头去住。
王爷王妃当然不同意,最后甚至拿孝字压人,她孩子的爹也只能败下阵来。
说真的,虽然她早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,但还是有点失望,因为她是真的很想离开这座布满荆棘的囚笼,就算不为自己,也想为腹中的孩子换一个能让孕妇安心养胎的环境,让孩子能在她肚子里健康成长,平安诞生,可惜……唉!
第12章(2)
不过她失望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,因为她孩子的爹根本就没打消搬出去住的想法,只是换了个方式来达成目上的罢了。
那个方式她至今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,因为他竟拿皇上当枪使,真是不要命了!
借她连动了两次胎气,第二次还差点流产,封承启开口向皇上请辞回家看护孕妻,结果自然被皇上训斥了一顿,继续留任皇上派给他的工作中,只是从此他却“力”有余而“心”不足,办事不仅没效率还常犯错,整个就是心不在焉的把皇上气得不行,可偏有许多事又非他不可,皇上无奈,为了让他能彻底放心于工作上,只得将诚王爷宣进宫商议,让他们夫妻俩从诚王府搬出来,移居别院。
皇上都发话了,王爷公公和王妃婆婆再不愿,还是让他们夫妻俩从诚王府里搬了出来,也结束了她侯门一入深似海的生活,从此天高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。
少了周遭那些无形的压力,她瘦弱单薄的身子迅速丰腴起来,肚子也愈来愈大,终于在三个月后的某日清晨,孩子踢了踢她的肚子,说他要出生了。
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头好壮壮的小子,长相与他爹可谓一个模子刻出来,深得他皇帝伯公的喜爱。
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也是个小子,长相一半像爹,一半像娘,而且还都专挑好的部分像,就是个小美娃,长大后肯定也很妖孽。
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还是个小子,夫妻俩为此都已有些怨念,怎么生不到女娃呢?男娃太皮了,因为老大和老二已经快把他们的娘累死了,让他们的爹不舍,决定下胎还是生个女儿好,不料竟然又是个皮小子。
至于孩子的长相嘛,嗯,这回是像爷爷,所以孩子他爹虽对老三又是个小子有怨,也不敢轻忽了老三,因为面对“父亲”有压力啊。
他们的第四个孩子——秦罗敷发誓,她真没想过要生这么多个孩子,但古代避孕要喝苦药,她实在不想喝,孩子他爹便体贴的一肩扛起,然后经常忘记,于是就有老四前来报到了。
“恭喜夫人,贺喜夫人,是位小公子呢。”
听到稳婆的恭贺声时,秦罗敷都要哭了,怎么又是儿子?!
“想要个女儿有那么难吗?”她事后哭丧着脸问夫君。
“没关系,咱们再继续努力。”夫君答道。
“……”
人生天地间,如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。
秦罗敷感觉自己魂穿到这个世界好像还是不久前的事,对于在秀清镇与爹娘、小叔、弟弟们一起生活她还记忆犹新,历历在目的就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一样,不料她成亲远嫁到京城生活都超过二十年了。
这一年,大庆王朝庆元四十一年,皇帝驾崩,太子即位。
早在几年前皇上身子开始因病痛而日渐衰弱后,朝中第一相封承启封大人便放出想辞宫的想法,还几次上折子请愿,但却都被皇上给退了回来。皇上明白表示希望封承启能一直待在朝中,就像辅佐皇上一样辅佐下任新皇,为大庆国缔造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。
这事封承启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,因为这不是他所能决定的,得看新皇怎么决定。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一个道理,那便是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。新皇肚量再大,也不可能容得下身边有个功高震主的权臣,即便这个权臣毫无私心的为皇族与先皇效力了一辈子也一样。
果然,新皇登基后,最先批准的人事奏折就是准了封大人的辞呈,让封相国能如愿以偿的携其夫人走遍大庆国的山山水水,过上无拘无束、闲云野鹤的生活,用以感谢封相国这数十年来为国为民所做的一切与辛苦。
这话说的很好听,但同样大家都心知肚明,新皇这是猜忌、忌惮了这位手握重权,在朝中影响力无远弗届的名相,不能除之而后快,也得先夺了他手上的权力才行。
新皇满心认为封承启是不可能真心想辞官,这么做绝对是另有图谋,是为了以退为进,毕竟没有人不爱权力在握的感觉,因此他做了种种推测与布局来防患未然,不料封承启当真在辞官后短短五天的时间,就将家中一切交代给了长子长媳,然后带着夫人轻车简从的离京而去。
新皇并没有因此就放心,依旧密切注意着他们的动向。
他们夫妻俩先去了简州康县秀清镇,听说那是相国夫人秦氏的家乡,他们在那里居住了半年多的时间后又再度出发,一样轻车简从,离开秦家后一路向南而去,边走边游玩,离京城愈来愈远。
即便如此,新皇依旧没有放下戒心,就这么派人随后跟监他们夫妻俩。
一年、两年过去了,大庆王朝中的权贵们已渐渐习惯没了封相国的掣肘,皇上也很满意朝政不再是一言堂,尤其这个一言者还不是他这位天子。
三年、五年过去了,封承启夫妻俩早已由往南转而向东行,每天游山玩水,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,让皇上每回看完关于他们夫妻俩近况的密折都不禁感到羡慕了起来。近来的朝事让他有些疲累,封承启辞官后他属意的左右两相总是意见相左,每天都吵得不可开交,偏偏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又各自有一群支持的群臣,实在是让他头疼不已。
十年过去了,在第十一年的时候,封承启终于带着妻子回京,却是为了奔丧。
诚王爷病逝,其兄世子封承先继承王府一切,成为新任诚王爷。
百日后,封承启夫妻俩再度离京而去,皇上在松了一口气之余,又有些挣扎与不舍,内心感受五味杂陈。如今的他已能明白先皇在世时,为何会如此倚重这个相国堂弟,只因为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
又过八年,诚王府里的老王妃过世,这对夫妻俩再度回京奔丧。
这回皇上出宫去了趟诚王府,见了这个近二十年不见的堂弟,发现近二十年的岁月几乎没在封承启身上留下痕迹,他依旧精神奕奕的,身形挺拔,如墨青丝不见一丝白发,不像自己早已两鬓霜白,垂垂老矣。
“这次回来就别走了吧。”皇上开口说。
“嗯,不走了。”封承启点头道。
“既然留下来了,要不到上书房来帮朕教教皇子皇孙?”皇上说,不带一丝命令,反倒带着询问的语气。
既不是命令,自然有选择的权力。封承启摇了摇头,道:“微臣打算在母妃百日之后带妻子回秀清镇定居,岳父岳母的年纪也大了,想多陪陪两老,侍奉在两老身边。”
皇上瞬间再无话可说,堂弟这话他又怎会听不明白呢?过去二十年来,为了他这个皇上的猜忌,堂弟只能带着妻子远离京城,把儿孙全留在京城里做为人质以释疑,连想侍奉老父老母,多陪陪来日无多的他们都无法如愿。如今父母都已离世,他只能将孝心全数付与娘家尚在人世的岳父岳母身上了。
“那就这样吧。”皇上同意的点头,也算是对他的抱歉了。
这回封承启再离京,不只带着妻子,还将四个儿子中的老三与老四两家人都一并带走,一群人迁居简州康县的秀清镇,与其岳家秦氏族人毗邻而居。老大与老二因任职于朝堂,只能继续留在京城之中,对不能随侍父母身侧尽孝感到相当自责。
封承启与秦罗敷对此却一点也不在意,事实上夫妻俩早已习惯两个人自由自在、闲云野鹤的生活,有晚辈随侍才叫麻烦,偏偏几个儿子、媳妇、孙儿、孙女的,一个个都坚持要跟着他们,他们又不能拒绝儿孙们的孝顺,只好随便他们了。
反正对他们夫妻俩影响不大,他们依旧能自由自在的生活,爬山踏青,采桑种树,酿酒缫丝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秦氏父母是对有福的夫妻,一生因儿女而多福多寿,子孙满堂,富贵荣显。在女儿与女婿携家人搬到秀清镇定居后,又每天笑呵呵的活了好几年,直到八十余岁高龄之后才相继辞世,一生圆满。
封承启和秦罗敷这对夫妻与其相比亦不遑多让,一生幸福圆满。
那一年秦罗敷老太夫人八十五岁,走到了人生的尽头。
老太夫人躺在床上,看着坐在她床边、紧握着她的手的老伴,很是舍不得,心想着,倘若她也学武,也和老伴一样天天早起练拳的话,那她是不是就可以多活几年,再多陪老伴几年?
从十八岁结缘,十九岁成亲嫁给他之后,他始终谨守对她的承诺,一生一世一双人,白头偕老不分离,可是如今她却要先弃他而去,这让她觉得对他很是歉疚与不舍。
“老头子,对不起,不能再陪你了。”她虚弱的对他说,眼眶里有泪。
“不会,咱们待会儿一起走,你还会陪我很久很久的。”封承启看着她,轻声的摇头道。
她扯唇微笑,泪水却从眼眶中滑落了下来,她是真的很不舍很不舍啊,无奈人生总有尽头时。
缓缓地,她闭上了眼睛,感觉自己好似飘浮了起来,却仍有意识,听见他的声音忽远忽近的说着——
“你们的娘走了,爹也要走了,你们自个儿保重。”
她不明白他这席话是什么意思,接着却听见孩子们惊慌的大叫着“爹”、“爷爷”、“太爷爷”的声音。
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并不知道,想睁开眼睛却动弹不得,只知道孩子们的声音依旧忽远忽近、飘飘浮浮的,让她分不清真假。